诗经 编辑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中叶的诗歌305篇。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从汉朝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由于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诗经版本众多,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已经很难找到诗经,汉武帝开始大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幸存的诗经,“《诗》始萌牙。”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王刘德、毛苌版本《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目前安徽大学藏战国早期楚国版本的诗经是最早的诗经原始版本。《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1
相关
伐木,泛指把树木砍伐下来,并且把木材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作业流程。是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劳动行为之一,属于林业的一环。被砍伐下的原木通常会被做成木材,木材有许多的用处。另外《诗经‧小雅篇》也有一篇名为伐木的诗词。
私塾,也叫私学
、私塾,或学堂,是古中国的私立学校或补习班,流行于受儒家影响的文化圈。私塾大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由教书者在自宅设立,入学者多系六岁至八岁孩童。一般百姓多为合资聘师,富家门第则是家教模式居多,私塾分为“蒙馆”、“经馆”和两者兼具三种,蒙馆其教学宗旨主要是启蒙识字,经馆教学内容与科考有关,包括四书,诗经、尚书、易经、和左传;年龄较大者,则读古文,习字,作诗文,修业年限视各人需要而定。
姜嫄,中国上古人物,有邰氏,后稷的母亲。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姜嫄是喾高辛氏的正妃。传说她是踩到上帝的脚印后,妊娠生下后稷。后稷是帝喾之子,周朝的父系祖先。《诗经·大雅·生民》的开端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经·鲁颂·閟宫》说:“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
毛诗是西汉时期鲁国人毛亨学派的《诗经》。汉代《诗经》学分为四家,为《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后仅《毛诗》独传于世,今本十三经中之《诗经》即为《毛诗》。
张愈严 ,字济宽,四川眉州人,民籍,治《诗经》,明朝政治人物。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另说名仲;又说名睾,字仲子。战国时邹国人,一说为鲁国人,生卒年不详。赵岐《孟子注》记载孟仲子为孟子堂弟,而孟氏族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实际身份不可考。孟仲子为孟子弟子,孟子死后为公孙丑弟子,又有说曾为子思弟子。曾著书论《诗经》,今已失传。今于山东省孟母林墓群有孟仲子墓。
岵山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和淅水交汇点的上部,岵山以南淅水东侧曾是马蹬古镇,岵山以西,丹江右岸曾是淅川古城。《诗经》中征夫怨的陟岵,即此。战国时期,秦楚大军曾在岵山下的丹、淅一带进行决战,楚军有八万被斩首。屈原被流放汉北时曾登岵山,望着楚军惨败的伤心地,写下了《国殇》。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另说名仲;又说名睾,字仲子。战国时邹国人,一说为鲁国人,生卒年不详。赵岐《孟子注》记载孟仲子为孟子堂弟,而孟氏族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实际身份不可考。孟仲子为孟子弟子,孟子死后为公孙丑弟子,又有说曾为子思弟子。曾著书论《诗经》,今已失传。今于山东省孟母林墓群有孟仲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