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抗日运动是日本台湾日治时期期间发生的反抗行动。行动大多发生于1895年-1915年之间,也就是在日本领台的前20年。这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为保卫“台湾民主国”的乙未战争;第二期是紧接着台湾民主国之后到1902年之间的抗日游击战,几乎每年都有武装抗日行动;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为止。之后,台湾抗日运动转为维护台湾文化的非武装形式,不过期间发生了一件武装对抗的雾社事件。
雾社,海拔1,148,位于南投县仁爱乡大同村,为仁爱乡乡治,且是台14线及台14甲线分歧处。为雾社事件发生地,原居民为赛德克族,亦有汉人迁入。该地因樱花盛开,有“樱都”之称。
河原功,台湾文学研究者,出生于东京都,日本成蹊大学研究所硕士。2010年自成蹊高中教职退休。长年担任东京大学文学部、日本大学文理学部兼任讲师,开设台湾文学课程。现任一般财团法人台湾协会理事。
1968年接触台湾文学后便深受吸引,多次造访戒严体制下的台湾,与杨逵、王诗琅、池田敏雄等战前知识分子有深切情谊。长年从事台湾研究史料的发掘与探究工作,深耕台湾文学五十载。从雾社事件到战败遣返、从佐藤春夫到杨逵,著作等身、成就斐然。
莫那·鲁道,台湾原住民族人物。在《台湾日日新报》的汉文版有称“毛那老”,战后或称莫那道,是台湾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的头目,台湾日治时期重要的台湾抗日运动──雾社事件的领导者。身材高大魁梧,据说身高将近190公分。在起义失败后饮弹自尽。
马海仆富士山,国土测绘中心经建版地形图中标记为麻平暮山,另又称马海仆山、马赫坡山,是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亲爱村的山峰,属于中央山脉,标高2,615米,是奥万大国家森林游乐区内的最高峰,山顶立有三角点1458号。“马海仆”与“麻平暮”音译自邻近的赛德克族部落马赫坡社,而马海仆富士山一名为台湾日治时期所取,因山形似富士山而得名。山中有岩窟数处,是雾社事件时雾社族人自尽之地。南面与东南面皆有大崩壁,为万大北溪支流发源地。
人见次郎,本籍日本京都,日本官员,1929年8月起担任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后因使用军事手段与毒气弭平雾社事件动荡惹议而解职。
合欢瀑布又称合欢大瀑布,台湾日治时期称之为“”、“”,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合欢山南侧、奇莱山西侧、浊水溪上游雾社溪右岸支流米纳肯溪汇流口附近、昆阳太鲁阁国家公园界碑南方山脚约2.7公里处溪谷。瀑布标高约1990米至1710米,分为上、中、下三段落差,总落差约280米,其中以约120米的中段落差最为壮观。1896年日本参谋本部陆军步兵中尉长野义虎经由八通关古道、关门古道东西来回横断中央山脉并攀登台湾最高峰玉山探险成功之后,台湾总督府军务局陆军部再派遣5支探险队伍进行高山探勘,其中编为第2班的“中央横断队”陆军步兵大尉等一行十四人于1897年1月出发,进行能高越岭道测量,在2月预计通过奇莱山时失联,3月抚垦署搜救队在米纳肯溪谷,即在合欢瀑布下方发现深堀等人遗物,证实遭袭击遇害,是为“深堀大尉事件”。为纪念此事件,将此瀑布命名为“”。此事件为后续“人止关之役”、“姊妹原事件”、“太鲁阁战争”、“雾社事件”等一连串与赛德克族、太鲁阁族等族人冲突的肇始。1910年,总督府蕃务本署测量技师野吕宁前往合欢山、奇莱山测量,此行观测到了合欢瀑布高达近400尺,规模庞大,号称“日本帝国第一大瀑布”。1916年总督府编纂的《台湾名胜旧迹志》对其描述:合欢山南方山脚下托洛库群布拉耀社约一里半,海拔约八千尺,瀑布幅宽约30尺,高差大概1300尺,素练,轰隆隆地水声似不停的雷响从天而降,盖海内无双也。
马赫坡溪,又作马海仆溪、马海朴溪。是一条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精英村的河流,海拔超过2000米,得名于赛德克族马赫坡社。为浊水溪及其源流塔罗湾溪的上游。马赫坡溪发源于能高山山区,流经雾社事件领导者莫那·鲁道自尽的“马海濮岩窟”,在庐山温泉区附近与塔罗湾溪相接。在溪的中尾处还有一个莫那鲁道大瀑布。
抗日指抵抗日本的武力行动,通常语境下指的是抗日战争。广义中,它既可能是战争形式,也可能是尚不构成战争的一般暴动或者武装冲突,例如在台湾发生的乙未战争、西来庵事件与雾社事件。
马赫坡社又名马海濮部落,是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德固达雅群的旧有部落之一,位于今南投县仁爱乡精英村庐山温泉一带。鲁道·鹿黑与其子莫那·鲁道曾任部落头目,为参与雾社事件的六个部落之一。在雾社事件后,多数马赫坡社族人已战死,少数存活者被迁居至川中岛,马赫坡社因此消亡;原地被日本人改设为温泉区,台湾战后时期改为庐山温泉。
祖先以“Mhebu”为部落名,而“Mhebu”为“Mhebuy”语音变化。年轻的族人,已不知Mhebu是从何而来。即使到了今天,很多赛德克的部落名、地名、河川名等等,还没办法很清楚地了解用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