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将军,全称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是清代乾隆年间准噶尔之役和大小和卓之乱后设立的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驻伊犁惠远城。
额敏和卓,中国回部吐鲁番鲁克沁人,清代第一代吐鲁番札萨克,封吐鲁番回部札萨克多罗郡王。额敏和卓因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军功而图形紫光阁,是乾隆皇帝最为倚重的维吾尔族大臣。额敏和卓名字中的“和卓”是人名的一部分,并不是中亚宗教领袖玛哈图木·阿杂木后裔之称号“和卓”。
阿卜都瓜卜,一作阿不都伯克、阿布都瓦哈布,中国新疆乌什人,回部郡王品级贝勒霍集斯之兄。曾任阿克苏、叶尔羌之阿奇木伯克,后在大小和卓之乱中被霍集占所杀。
《草原帝国》是法国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于1938年发表的中亚通史著作。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族等民族合并为一个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上至人类文明产生初期,下至清朝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该书中文版有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本、青海人民出版社译本。
健锐营又称健锐云梯营、飞虎健锐云梯营、香山健锐营或西山健锐营,是清八旗禁卫军中一支具有特种部队性质的部队。健锐营建立于清朝乾隆帝年间,在平定大金川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库仑之战等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健锐营最终于1911年随着清政府及八旗制度的灭亡而消失。健锐营驻地在北京西北香山脚下,常规编制2000人左右,依照旗份分为左右两翼,营内士兵主要由满族子弟构成,此外健锐营编制中还包括一支由大小金川之战中投降的藏族军士及其后裔构成的苗子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团城演武厅、北京植物园内的藏式碉堡以及香山山脚下一些以八旗命名的村庄是健锐营留下的遗迹。
霍集斯,中国新疆乌什人,清代回部王公,历任乌什、和阗阿奇木伯克,封阿克苏回部郡王品级多罗贝勒,作为“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而图形紫光阁。霍集斯以机智多谋、善于应变而著称,历经蒙古准噶尔部、大小和卓、清朝统治时期,始终身居高位,逢凶化吉。曾在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中发挥重要作用,晚年留居北京。霍集斯族属一般被认为是维吾尔族,留居京师后隶属于蒙古正白旗。
叶尔羌办事大臣,清代中国新疆叶尔羌地方的驻扎大臣。乾隆二十四年,清兵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廷先后命舒赫德、阿里衮、海明赴叶尔羌城办事。次年,副都统新柱代阿里衮驻叶尔羌办事,此后通称叶尔羌办事大臣。道光十一年,移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驻叶尔羌,通称“叶尔羌参赞大臣”。同治四年以后因发生同治新疆回乱而空缺。光绪九年裁撤参赞、办事大臣,置莎车直隶州知州一员。不久莎车直隶州升为莎车府。
伯克制是中国清代末以前新疆回部实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族地区。伯克原为回鹘官职,唐宋时已见于史籍。明清时期,西域天山南路的世俗官僚称为伯克。中亚一些城市的统治者也自称伯克。清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廷保留了回部原有的伯克官职,并加以改革,将其纳入清朝官制中。同治新疆回乱和阿古柏入侵后,伯克制度趋于瓦解。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清廷下谕废除各级伯克,新疆全境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官僚体制。
鄂对,全名米儿咱·鄂对。中国新疆库车人,清代回部王公,历任阿克苏、叶尔羌之阿奇木伯克,封库车回部多罗郡王。因其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中立下军功,以“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而图形紫光阁。
伯克制是中国清代末以前新疆回部实行的官制,主要通行于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族地区。伯克原为回鹘官职,唐宋时已见于史籍。明清时期,西域天山南路的世俗官僚称为伯克。中亚一些城市的统治者也自称伯克。清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清廷保留了回部原有的伯克官职,并加以改革,将其纳入清朝官制中。同治新疆回乱和阿古柏入侵后,伯克制度趋于瓦解。光绪十年新疆建省,清廷下谕废除各级伯克,新疆全境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官僚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