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音译钵罗尼陀那,也称誓愿、大愿,佛教术语,大乘佛教中菩萨道波罗密之一;义为得菩提智慧后,发下的救济有情的殊胜之愿。菩萨共同所发之大愿称为“通愿”,即四弘誓愿。
决意,又称决定、决心。佛教术语,南传佛教菩萨道波罗密之一,义为在了知谛波罗密之后,决定依教奉行的心意和毅力。该梵语和巴利语词另有一层意思,汉译作受持、依处、摄持、加持,见受持。
菩萨戒,大乘佛教菩萨道中菩萨修行者遵守的戒律,为尸罗的一种,又叫菩萨斋、大乘戒、佛性戒、菩萨律仪。
本愿,是菩萨在因位,也就是在往昔修菩萨道未得成就时,立下的誓愿。佛与菩萨有多种形式的本愿。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性”之义的般若经经典汇编,并广述菩萨道,由唐朝玄奘法师译出,共600卷。其中第二会、第四会和第九会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
十地,佛教术语,指大乘佛教修菩萨道的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个修行阶段,出自于《十地经》,后来集入《华严经》中,而称为十地品。
小乘是大乘佛教界以往所划分的三乘教法中用来对于声闻、辟支佛的统称,主要理由是基于这两乘不像菩萨乘以成佛为修行目标,所以不以菩萨道而以解脱道为修持之道的声闻乘与独觉乘,是低下、低贱的修行方法、交通工具。在佛教文献上,巴利三藏的大藏经版本的任何内容记载中,佛陀从未认为声闻乘、独觉乘是小乘、亦即佛陀并未、也不可能自己抨击自己指导的声闻教法或提及的独觉法门为低贱;然而大乘佛教界则常常以自家教派所编辑的另一套大藏经版本中的某些佛经、论著内容记载为准,而在以往贬称以声闻乘、独觉乘为主要修行方法的部分为小乘,导致以往大乘佛教界进而贬称未以成佛为目标、未以菩萨乘为修行方法的佛教相关教派所构成的整体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这个名称以往也常被用来称印度佛教史上的早期所有传统部派佛教教派,以及现代上座部佛教。因为“小乘”此字眼对于了解其在巴利语、梵语原意的有些信众会有贬义,在学者及佛教徒间,长期存有争议,现代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呼。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达成明确共识,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对上座部佛教的正确称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而非“小乘”佛教。
二乘,大乘佛教术语,对独觉乘与声闻乘的合称,主要修证内涵、途径即是解脱道,是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则是大乘所修行的菩萨道,因为目标是为了成佛的菩萨道的修行内容较广,所以涵盖了解脱道的颇多内容。二乘的修行,包含缘觉乘的未闻佛法的独自修行,以及声闻乘的闻佛法而修行,主要都是透过修行断我见、我执的方法,灭除众生的分段生死等无明,而得证解脱的智慧。二乘的修行目标就是解脱在三界世间中不断生死流转之苦,灭尽三界后有的种子,入无余涅槃,不再有后世、不会出生于三界世间。
十地,佛教术语,指大乘佛教修菩萨道的修行者,所要经历的十个修行阶段,出自于《十地经》,后来集入《华严经》中,而称为十地品。
《佛种姓经》,原名《佛史》,为《巴利文大藏经》中小部之一,记载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以及他在二十八佛时的故事。上座部佛教因此发展出二十五佛陀及二十八佛的思想,提出了南传的菩萨道十波罗密,早期大乘佛教思想来源于此。学者认为该经典可能参考了《长部·大本经》七佛本生内容,并加以延续、增广,由七佛扩大至二十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