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编辑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藏区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但以藏传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藏传佛教所传承戒律是由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在西藏第一次确立是775年。当时,印度大德寂护和随行三十名比丘造访落成于中部西藏的桑耶寺。出自寂护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传承在九世纪末叶朗达玛灭佛期间几乎断绝。三位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幸存者在两位汉人昙无德律比丘的帮助下通过贡巴饶赛又复兴了此一传承。贡巴饶赛一系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传承后又被带回中部土蕃,称之为“下部戒律传承”。十世纪末叶在土蕃西部,藏王意希沃向印度求法在其王国建立、或者说重建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传承。他将东印度旁底特达磨波罗及其数名弟子延请至位于西部土蕃的古格王国,建立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的第二次传承。此一系被称为“上部戒律传承”。1204年,绰浦罗扎瓦将印度大德、那烂陀寺最后一任座主释迦希巴札延邀至土蕃以避入侵的廓尔王朝古斯突厥人的破坏。在土蕃,释 迦希巴札及其随行的印度僧侣根据萨迦派传统为要出家者施行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从而开始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戒的第三次传承。此一系分两支系,其一出自释迦希巴札对萨迦班智达之施戒,另 一形式为释迦希巴札为他后来所教训的一僧侣团体施戒,后者最终分裂形成萨迦四大僧伽。
1
相关
塔卡利族,是生活在尼泊尔北部木斯塘地区的民族,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他们人口大约有13000人,占总人口0.06%,而在尼泊尔的12,973人中,65.01%是佛教徒,33.83%人是佛教徒。在尼泊尔南方生活比较多信仰印度教,北方则遵循藏传佛教
噶举派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口,而“举”字则意为传。故“噶举派”一词可理解为口传宗派。另外,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又俗称“白教”。噶举派是后弘期西藏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马尔巴创立,承传至今。是西藏历史上最早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派别,最早的再来人即噶玛噶举派的噶玛巴。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南部联邦管区。东邻里海及阿斯特拉罕州,南部与达吉斯坦共和国接壤,西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和罗斯托夫州,北接伏尔加格勒州,卡尔梅克共和国面积76,100平方公里,人口292,410,首府埃利斯塔。卡尔梅克共和国人口中信奉藏传佛教的卡尔梅克人占人口53.3%,俄罗斯人占33.5%。是欧洲以佛教为主的地区之一。卡尔梅克人就是蒙古族的一支—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历史上在伏尔加河下游因饱受沙俄压迫而大部分历尽艰苦迁移东归到清廷辖内,既今日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留下的少部分民众即是今日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人。
外密,是藏传佛教宁玛派教判第四、五、六乘,即是密宗的事续、行续、瑜伽续。
嘎鲁图庙,藏语名“德沁旦巴达尔杰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鲁迦堪布,明朝时获班禅赐封为“班禅堪布”,驻锡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赛什斯镇的东大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活佛系统。
鲁梅·楚臣喜饶,又称卢梅戒慧,藏传佛教后弘期高僧。
蒙古国简称蒙古,是一个东亚的单一制半总统制共和国,位于俄罗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会处,为内陆国家,首都与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蒙古国由行政区划分为21个省和一个直辖市兼首都的乌兰巴托所构成,其领土面积为1,564,116平方公里。蒙古国是国家面积列表第19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人口33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主权国家。蒙古国耕地较少,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30%的人口从事游牧或半游牧。蒙古国的主要宗教为藏传佛教,主要民族为蒙古族,亦有哈萨克族、图瓦人等其他少数民族分布于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00美元。 1989年东欧剧变后,蒙古亦在1990年初发生了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导致1992年颁布了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新宪法,并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古于199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继续寻求增大其在地区经济和贸易的参与度。
赫鲁嘎,又译为黑鲁嘎、嘿噜嘎、黑茹迦等,藏传佛教信奉的大力金刚神,无上瑜伽部信仰的本尊之一,属于忿怒尊,汉传佛教称为明王。藏传佛教认为,他由佛陀的法身变化所成,称它为“密续佛陀”。
莲花生,或译莲华生,后世弟子及信徒尊称为莲师或古鲁仁波切。八世纪印度那烂陀寺僧人及云游僧,后应寂护论师与藏王赤松德赞礼请入藏创立僧团,为藏传佛教之开山祖师。由于后世弟子的崇敬,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被称为第二佛陀。所带入的密法称为前译派,为藏传佛教的开山祖师,且为宁玛派的皈依境主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