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齿龙科或称棱齿龙类,名称来源是鬣蜥中的Hypsilophus属,意为“高冠状的牙齿”。棱齿龙类是群小型鸟脚类恐龙,身长平均1到2米,被认为是行动快速的植食性二足恐龙。棱齿龙类发现于亚洲、澳洲、欧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中侏罗纪到晚白垩纪岩层间。棱齿龙类传统上包括了所有非禽龙类的二足鸟脚亚目恐龙,某些早期种系发生学研究认为棱齿龙类是自然演化支,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棱齿龙类是并系群,并有一支系往禽龙类演化。某些研究更认为部分棱齿龙类并不属鸟脚下目,目前唯一确定的物种是棱齿龙。棱齿龙科演化树因为缺乏研究而显得复杂。
独孤龙属是种生存于晚白垩世南美洲的鸭嘴龙科鸟脚类恐龙。
华阳龙属是剑龙亚目恐龙的一属,存活于侏罗纪中期的中国。华阳龙的名称来自于发现地四川省的别名“华阳”。华阳龙生存于1亿6500万年前,早于它们居住于北美洲的著名近亲剑龙属约2000万年。华阳龙身长约4.5米,体型远较剑龙属小。华阳龙发现于下沙溪庙组地层,与其他蜥脚类如蜀龙、酋龙、峨嵋龙、原颌龙,以及鸟脚类晓龙,还有肉食性气龙,一起居住于同一块侏罗纪中期的陆地上。
旷野龙属,是种小型、二足的植食性鸟脚类恐龙,发现于英格兰威特岛、罗马尼亚。它们生存于早白垩纪。模式种是小沟旷野龙,是由彼得·加尔东在1975年叙述、命名,当时为橡树龙的一种,后来独立为新属。而1982年发表的第二个物种,即尼日发现的尼日旷野龙,只发现部分化石,且地质年代较晚,在2009年独立为新属,艾尔雷兹龙。旷野龙属于禽龙类。
畸齿龙科,又名异齿龙科,意为“有不同牙齿的蜥蜴”,是鸟臀目恐龙的一科,经常被认为是群基础鸟脚类恐龙,但近年研究显示畸齿龙科与头饰龙类关系密切。虽然畸齿龙科的化石很罕见,它们从侏罗纪早期存活在全球各地,少数物种存活到白垩纪早期。
查摩西斯龙是一属凹齿龙科的鸟脚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哈采格岛,分布范围相当于现代的罗马尼亚。本属的标本首先于1899年由弗朗茨·诺普札·冯·法西欧-锡尔瓦什命名为强壮栅齿龙,而后他于1915年将之重新归类为强壮凹齿龙。1990年奥舍夫斯基将学名改为Rhabdodon robustus,直到2003年卫泫波等人再次重新归类成立为独立新属的模式种强壮查摩西斯龙。属名取自史前巴尔干神话的神查摩西斯;种名意指遗骸的粗壮程度。同年亦发表了另一物种什其佩查摩西斯龙,种名取自阿尔巴尼亚的当地语言名。
旷野龙属,是种小型、二足的植食性鸟脚类恐龙,发现于英格兰威特岛、罗马尼亚。它们生存于早白垩纪。模式种是小沟旷野龙,是由彼得·加尔东在1975年叙述、命名,当时为橡树龙的一种,后来独立为新属。而1982年发表的第二个物种,即尼日发现的尼日旷野龙,只发现部分化石,且地质年代较晚,在2009年独立为新属,艾尔雷兹龙。旷野龙属于禽龙类。
那派龙是一属禽龙类的鸟脚类恐龙,化石来自中国广西的下白垩纪地层新隆组,是于2020年发现的接近完整的右髂骨和缺少远端的部分坐骨。模式种广西那派龙于2021年命名、发表。那派龙具有的独特特征包含:髋臼后突横向大幅内扩,并于腹面构成宽短板;坐骨柄关节面宽大,表面内凹;坐骨的髂柄横向往末端明显增厚,末端关节面强烈突出。以上形态组合显示出基础禽龙类的鉴定特征,但又与其他已知禽龙类物种有所不同而建立新属。那派龙目前是首个在中国南方发现的基础禽龙类,不仅丰富了扶绥盆地当地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多样性,也为探讨该时期中国北方与南方泰国等地恐龙动物群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新的资讯。
难捕龙是一属小型、二足、植食性的橡树龙科鸟脚类恐龙,化石发现于非洲坦桑尼亚侏罗纪晚期启莫里阶的敦达古鲁组地层,在那里挖掘出数千块难捕龙的骨骼与碎片,这些标本被认为是一群死于大型灾难事件的族群。模式种兼唯一种莱氏难捕龙由乔瑟夫·庞佩克于1920年命名,种名纪念德意志帝国的将领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在整个二十世纪以来,其标本长期被归入近缘且年代相近的橡树龙,并认为是异名,直到近年的研究才推翻了此观点。
华阳龙属是剑龙亚目恐龙的一属,存活于侏罗纪中期的中国。华阳龙的名称来自于发现地四川省的别名“华阳”。华阳龙生存于1亿6500万年前,早于它们居住于北美洲的著名近亲剑龙属约2000万年。华阳龙身长约4.5米,体型远较剑龙属小。华阳龙发现于下沙溪庙组地层,与其他蜥脚类如蜀龙、酋龙、峨嵋龙、原颌龙,以及鸟脚类晓龙,还有肉食性气龙,一起居住于同一块侏罗纪中期的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