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派 编辑
瑜伽行派 ,又称唯识派、唯识宗、唯识瑜伽行派、法相宗、应理圆实宗,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主要学派之一,推尊弥勒为始祖,到无著世亲时,正式建立唯识学派,主张“境空识有,万法唯识”,以阿赖耶识为万法所依,由三自性而成立一切法。其修行方法是依的有,遮遣六尘的非有;再依外境的非有,了悟识也不可得──境空心寂,契入真如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二世一重因果,佛教术语,是《成唯识论》记载的曾流行于唯识学派中的一种缘起理论,类似于分位缘起的三世二重因果说,但是以二世而不再按三世划分十二缘起支。
转识,又译转顺识、生起识,唯识学派术语,为六识与末那识的概称,因为这些识皆依于阿赖耶识而生,故称转识。阿赖耶识与转识有互为因果的特性,转识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而生起,但是转识又会反过来薰生种子,熏习阿赖耶识。
解深密经,属于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经典,如来藏学派亦重视此经。
习气,又译为烦恼习、余习、残气、气习、串习、宿习、习等;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诸宗教的术语,义为众生在轮回中 由自己前世 累积的善与恶业力、行为、喜好、习惯等残留到今世,导致生来具有一些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常用来指不好的、与烦恼有关的习性。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认为众生持续造业,熏染识田,如同种下“种子”,发芽结果,带入来世,这个过程称为熏习。
依他起性,又译为因缘相、依他性、依他起自性、依他起相、缘起自性、因缘法体自相相,大乘佛教术语,意指世间法依缘起而生起的自性,属于虚妄分别,为三自性之一。这个学说由唯识学派提出,是唯识派的根本宗义之一。
圆成实性,大乘佛教术语,又称为法性,意指诸法之本性,体性为空,为有自性义之一。这个学说由唯识学派提出,是唯识派的根本宗义之一。
转识,又译转顺识、生起识,唯识学派术语,为六识与末那识的概称,因为这些识皆依于阿赖耶识而生,故称转识。阿赖耶识与转识有互为因果的特性,转识是由阿赖耶识的种子而生起,但是转识又会反过来薰生种子,熏习阿赖耶识。
习气,又译为烦恼习、余习、残气、气习、串习、宿习、习等;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诸宗教的术语,义为众生在轮回中 由自己前世 累积的善与恶业力、行为、喜好、习惯等残留到今世,导致生来具有一些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常用来指不好的、与烦恼有关的习性。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认为众生持续造业,熏染识田,如同种下“种子”,发芽结果,带入来世,这个过程称为熏习。
解深密经,属于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经典,如来藏学派亦重视此经。
习气,又译为烦恼习、余习、残气、气习、串习、宿习、习等;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诸宗教的术语,义为众生在轮回中 由自己前世 累积的善与恶业力、行为、喜好、习惯等残留到今世,导致生来具有一些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常用来指不好的、与烦恼有关的习性。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认为众生持续造业,熏染识田,如同种下“种子”,发芽结果,带入来世,这个过程称为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