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体论,也称为同本质论,基督教术语,主要用于三位一体神学中,用来解释耶稣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这个字由古希腊语:,与古希腊语:组成,尼西亚信经中,称耶稣与上帝是homooúsios,意思是,他们在本质上完全相同,与上帝是相等的。在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中,基督教会接受这个解释,用来澄清耶稣与上帝的神性。拉丁神学中,将它译为同质论。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是于381年五月至六月在君士坦丁堡由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举行的第二次天主教大公会议。召开场所为君士坦丁堡神圣和平教堂。作为第二次大公会议,可以将其看作是通过大会方式取得除拉丁礼教会以外教内共识的一次尝试。此会议继续讨论圣父及圣子本质的教义。结果,此大公会议修订了《尼西亚信经》的内容,并获得一致通过。进一步奠下三位一体的神学教义。会议的结果则由451年的迦克墩公会议重申并确认。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也称信义会、路德会、路德教派,为基督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萨洛尼卡敕令是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格拉提安和瓦伦提尼安二世于公元380年2月27日在萨洛尼卡颁布的敕令,确立尼西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敕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得以合法存在,325年为解决教义争端,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了尼西亚会议,确定了尼西亚信经,为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帝国国教奠定基础。此后,393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一系列法律,禁止其他所有非基督教宗教习俗,其中包括希腊的古代奥运会。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也称信义会、路德会、路德教派,为基督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也称信义会、路德会、路德教派,为基督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三位一体,基督教神学术语,是基督教神四字神名的基督教神学理论,建立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尼西亚信经》,是基督教三大基督教派系的基本信条。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也称信义会、路德会、路德教派,为基督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信义宗,或称路德宗,也称信义会、路德会、路德教派,为基督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为革新天主教会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神学思想成为改革运动的象征。运动推行期间路德支持者虽与教宗及当时德国境内亲圣座势力发生各类冲突,但信义宗接受大公教会公认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1580年,包括三大信经、《奥斯堡信条》、《奥斯堡信条辩护论》、《施马加登信条》、《论教宗权与首位》、《路德大探题》、《路德小探题》和《协和信条》等认信文献在内的《协同书》为信义宗教义奠下理论基础。
三位一体,基督教神学术语,是基督教神四字神名的基督教神学理论,建立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尼西亚信经》,是基督教三大基督教派系的基本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