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汤是用作烹调的清汤。一般用肉类,加入适量调味料、蔬菜等,在水中小火慢炖几个小时,撇去泡沫和表面油脂而成。粤菜中会把上汤的剩肉加水再煮,得出来的叫二汤,也可作高汤之用。欧洲烹饪有加入蛋白澄化清汤的。
叉烧包是广东、澳门以至广东具代表性的粤菜点心之一。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为直径5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后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又有一说传统叉烧包的标准要求是“高身雀笼型,大肚收笃,爆口而仅微微露馅”。在夏威夷州,叉烧包被称作Manapua,是夏威夷语mea ʻono puaʻa的缩写,在美属萨摩亚则被称为Keke pua'a。
牛杂是东南亚、广东、香港常见的粤菜街头小吃,由牛的内脏煮成,包括牛腩、牛胃、牛心、牛肝、牛肾、牛肺、牛沙瓜等等。通常与白萝卜一起煮,再以浓郁的柱侯酱汁或卤水汁调味。
太史五蛇羹,是粤菜的蛇宴菜色之一,由江孔殷发明,江孔殷曾为广东道台,候补广东水师提督,辛亥革命后,江孔殷退出政坛改为从商,常于广州大宅“太史第”宴客,多有来自外省、外国者,遂以蛇羹入馔,以祛南方湿气、瘴气。太史五蛇羹以合称“五蛇”的眼镜蛇、金脚带、过树榕、三索颌腔蛇、百花蛇熬成蛇汤,加入水律蛇肉丝、鸡肉、鲍鱼、木耳、冬菇等煮成羹,吃时加入薄脆、切得极幼细的薄荷叶丝。
鼎湖上素是一道著名粤菜,是西园酒家的代表菜,因由鼎湖山庆云寺老和尚传授,故名,再由主厨八卦田创制,制作工序极为繁复,用料亦难以收集齐全。用上冬菇、口蘑、草菇、银耳、榆耳、黄耳、桂花耳、石耳、木耳、竹荪、炸生根、白果、鲜莲子、鲜百合、冬笋或竹笋等材料,以鸡汤和上汤分别煮熟,再以大火同炒。
猪骨煲是一种中式火锅,在清朝时期已是皇宫的秋冬和喜宴的食物,其后扩展到中国各地。现在猪骨煲成为中国广东的粤菜,在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食品。猪骨煲用肥腻浓郁的猪手骨、西施骨、脆骨和猪内脏再加上红枣、杞子、粟米、红萝卜、枝竹、竹笋、豆卜、黄豆和鸡脚,再用白胡椒和粗盐调味煮成奶白色的汤底,作镬仔菜上或作火锅汤底均可。
油面又称黄面,是一种广域碱性中国面条,制作上会用到土碱、蓬灰水,现代常用冰西、硼砂替代,硼砂在台湾禁止使用于食品,后改用食用碱,它有时会用于粤菜上。在日文上又称作油荞麦面,油面一般会搭配油泼辣子或者醋等调味料并搭配比如笋干、叉烧或者葱等来食用。。台湾常将多将油面用于肉羹面。
鱼翅羹顾名思义就是用鱼翅煮成的羹汤,在中国的粤菜和湘菜当中都有鱼翅羹这道美食,其中粤菜会用鱼翅再加上冬菇、鸡肉和金华火腿作配料煮成,由于鱼翅是有阵腥味,故在吃时会加入红醋把腥味去除。
顺德菜是粤菜之主题代表广州菜中的一种,创自明代,是指以南海菜为基础,揉番禺区、新会、鹤山、中山市的部分菜式及技巧变化、改良而成。有不少广东菜式都源自顺德,粤菜中有厨出顺德之美誉。
白切鸡又称白斩鸡、三黄鸡、白錾鸡,是粤菜的传统菜色,因为其熟烹方式为白灼,所以也叫做白灼鸡。在香港被视为一种广东烧味,常在烧味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