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辨,又译为清辩,音译为婆维耶毗吠伽、婆毘吠伽,意译为明辨、分别明,六世纪时,南印度佛教中观派论师,复兴了龙树中观学,开创中观自续派。
中观学派,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主要学派之一,由龙树、提婆奠基,又称作空宗、性空宗、破相宗、胜义皆空宗,与瑜伽行唯识学派并列为“空、有二宗”,或“性、相二宗”。
《中论》,又译为《中观论》、《中论颂》、《中观根本论》、《正观论》,龙树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为中观派的根本论书之一。《中论》为大乘佛教重要理论著作,三论之一,汉传佛教中的三论宗也以此书为根本典籍。
提婆,藏传佛教译为圣天、圣提婆,约公元3世纪古印度大乘佛教人物,中观派龙树之徒。因为他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又被称为片目天;被佛教徒尊称为提婆菩萨;在藏地,与其师龙树为被列入二胜六庄严之一。
中观,大乘佛教术语,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行。其思想起源于《杂阿含经》,即八正道中的正见。龙树著《中论》以此为理论核心,为中观派的核心思想与修持方法。
三论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因以研究《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而著称。在中国佛教史上,三论宗并不是一个实质的宗派,只要是研究三论宗旨的,都可称三论宗。他们也尊崇其他的大乘佛教经典,如《净名经》、《法华经》、《华严经》、《胜鬘经》、《涅槃经》等。最著名的代表为嘉祥吉藏大师。而北方又加龙树的《大智度论》,可称为四论宗,惟不盛。
《入中论》,由月称论师所著中观派名著,以《华严经》中十地为骨架,宣扬龙树等中观师之空义,以破除瑜伽行唯识学派师所认为阿赖耶识具有的三自性。被藏传佛教选入僧人必读的五部大论之一。
清辨,又译为清辩,音译为婆维耶毗吠伽、婆毘吠伽,意译为明辨、分别明,六世纪时,南印度佛教中观派论师,复兴了龙树中观学,开创中观自续派。
罗睺罗跋陀罗,又称罗睺罗,生卒年不详,生存年代大致与龙树、提婆相当,为提婆弟子,传承中观学派。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不多,且记载常有相互冲突之处,他可能是第一位将如来藏思想引入中观学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