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或三无漏学,佛教术语,分别指增上戒学、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增上慧学,简称为尸罗、三摩地、般若。三无漏学是达到解脱三界生死结䌸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修行之道,是对八正道的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
戏论,佛教术语,意指无法使人趋向解脱的世间言论或学问。通常可以分成爱、慢、及邪见三种,又称执取法。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第一波罗蜜,佛教术语。摩诃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多即波罗密,言“到彼岸”、“度”或“菩萨至上法”。“般若波罗蜜多”直译为“以般若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复次加“大”表其广博无上。般若波罗蜜为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佛法之渊源,故又称第一波罗蜜,是为“诸佛之母”。
三学或三无漏学,佛教术语,分别指增上戒学、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增上慧学,简称为尸罗、三摩地、般若。三无漏学是达到解脱三界生死结䌸烦恼、得到漏尽通的修行之道,是对八正道的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
我,梵文名词,意为真正的我,内在的自我,与自我、心及具身存在不同,此词指纯粹的意识,为了获得解脱,人须要获得自我知识。这个术语起源自吠陀宗教,在古印度六派哲学中普遍被接受,被视为是轮回的根基,后被印度教承袭。在印度哲学中,特别是在印度教中的吠檀多派,梵与我合一,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被视为是精神与物质的第一原理、第一因。佛教不认可这种学说,主张一切法无我。古代汉译典籍中就将其译为“我”,不与普通的人称指代加以区别化,现代常译为“梵我”以示区别,也有意译为主体,或俗称的灵魂。
结,又译为结使、结缠,佛教术语,是指一个人内心意识中潜在的烦恼,它会产生障碍,将人捆绑在轮回中,妨碍一个人得到解脱,带来苦。斩断结缚,就可以进入涅槃。因结缚而出生的五种最主要的障碍,被称为五盖。
《阴持入经》,由安世高在东汉时译出,本经旨在阐明蕴处界──五蕴、十八界、处之法相,又解释了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及由道谛通达解脱之方法。本经可与《藏释》的第六章〈经义集地〉互作对照。
涅槃,佛教术语,合文作,又译为泥洹、涅槃那、涅盘那、泥盘那、昵缚男,意译为熄灭、灭、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新译作般涅槃,又译为般泥洹、波利昵缚男、入灭、入灭度、圆寂。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上座部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佛教认为外道无法实证何谓涅槃,在无佛教的时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亲证涅槃。释迦牟尼菩萨降生后,出家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佛法,才开始有声闻圣弟子四果阿罗汉实证涅槃。佛陀和阿罗汉舍寿后,会取证无余涅槃界,进入不生不灭状态,也称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表达,意思是肉身死亡后,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时至今日,当有佛教上师、沙门、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涅槃了。大乘见地是佛菩萨能在涅槃中同时度众生,佛菩萨的涅槃叫“无住涅槃”。
四护卫禅,佛教术语,为四种禅修方法的合称:佛随念、慈心观、不净观、死随念。四护卫禅在上座部佛教中极为盛行,被认为可以帮助修行者克服修行中的各种障碍,以达到涅槃解脱。
时论,古印度学派之一,被佛教视为外道,称为时论外道、时计外道、时敬外道、时散外道。这个学派认为时间是个实体,常住不变,为一切事物之因,也是涅槃解脱之因。